温和地说,Grand Seiko 这几年非常忙碌。自 Grand Seiko 于 2017 年从 Seiko 分离出来成为自己的品牌以来,该公司已迅速将其产品线顶端的定价转移到非常高端,推出了 Hi-Beat 和 Spring Drive 机芯的新版本,并推出了全新的双脉冲擒纵机构。
然而,最重要的介绍之一并不是计时技术。相反,它是一种新的设计语言。这是 Series 9 设计,它是 44GS 外壳的演变,手机的时针明显被截短,表盘上的时标非常精致。Series 9 设计于去年 2 月首次在 White Birch High Beat 中正式引入,尽管该设计似乎更早地在2020 年 3 月的限量版 SLGH002中首次亮相。该表也是全新 Hi-Beat 9SA5 机芯的发布平台,该机芯使用全新的双脉冲擒纵机构。
SLGA007,“诹访湖水面”
手动上链和自动 Spring Drive 机芯也已更新。新的手动上链Spring Drive 机芯 9R02 和 9A31 于 201 年初9首次亮相,而新的自动 Spring Drive 9RA5 机芯于 2020 年 3 月在Grand Seiko 600M SLGA001 Pro Diver中推出,这有点令人惊讶。
现在,Grand Seiko 推出两款采用 Series 9 设计表壳、时标和听筒的新款手表,采用新版本的 9RA5——后者是 Spring Drive Calibre 9RA2。
SLGA008,“年轮”
首款全新 9RA2 腕表是 Grand Seiko Heritage Collection 精工 140 周年限量版“树环”(以下简称 SLGA008)。这款手表采用玫瑰金表壳,尺寸为 40 毫米 x 11.8 毫米,相对纤薄,限量发行 140 枚,售价 49,000 美元。新口径 9RA2 在性能上与 9RA5 相同,包括 5 天动力储存,但为了安抚 GS Spring Drive 粉丝的主要宠儿,动力储存指示现在位于机芯板上,而不是在表盘上。这是继 SLGH007 Hi-Beat 之后的第二个 Tree Rings 型号。
第二款全新 9RA2 腕表是限量版 Grand Seiko Heritage Collection 精工 140 周年“Minamo Lake Suwa”(这个名字指的是湖面上的光,与表盘设计相呼应,但为了我们的目的,我们将参考将其命名为 SLGA007)。SLGA007 的尺寸也是 40 毫米 x 11.8 毫米,带有 Series 9 设计听筒和时标,以及波浪图案的蓝色表盘。将生产 2021 件,售价 8700 美元。广告我们的想法
Series 9 的设计规范造就了一些最容易辨认的 Grand Seiko 设计。从历史上看,Grand Seiko 倾向于倾向于两个极点之一——要么获得非常传统、非常经典的设计,要么获得更大、棱角更明显、刻面更厚的表壳。Series 9 设计手表是一种尝试——我认为在很大程度上是成功的——创造更薄、更易于佩戴的表壳,同时仍保留 Grand Seiko 特定的设计代码,并集成独特的 GS 表盘和指针。
在过去的几年里,针对 GS 的批评有两种,我认为是中肯的。一是在所有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,表壳往往偏厚。在 Grand Seiko 开始重新制作和重新定位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奢侈品牌之前,这是一个迷人的特质,也反映了 GS 长期以来的理念,即制作精良但又非常坚固的手表,能够可靠地定期运行,多年来,所有者方面没有过分关注。然而,在奢侈品领域,价格从 7000 美元一直到六位数不等,GS 正在与主要拥有全系列内部或至少拥有大量专有机芯的公司竞争,并且能够制造从超扁平正装手表到极其耐用的任何东西,而且通常,
全新、更薄的手动上链和自动 Spring Drive 机芯,以及全新的 Hi-Beat 机芯,旨在继续将 Grand Seiko 发展成为奢华和高级制表业的主要参与者。开发新的、更扁平的机芯,提供新的擒纵技术、更长的动力储备和更精细的机芯修饰,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而昂贵的限量版的数量在去年猛增,这要归功于该品牌的重新定位和增长战略,总体而言,我们确实看到 Grand Seiko 的选择范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广泛,老式、低价、高价值的自动和手动上链机械手表仍然与更新、更高端的产品。
新的 Spring Drive 机芯将动力储存转移到机芯一侧这一事实表明 Grand Seiko 正在听取消费者的反馈,而不仅仅是表壳厚度。表盘上的动力储存适用于某些 GS Spring Drive 型号,但在其他型号上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,具体取决于您的口味,毫无疑问,这种变化将非常吸引渴望最新 Spring Drive 技术的 GS 爱好者,但是带有更清洁的表盘。
原创文章,作者:LNG复刻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lngwatch.com/24426.html